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之年,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1155”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审核评估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创建目标,持续强化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切实提升校园环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以实干实绩献礼建校70周年校庆。
一、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1.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中央《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宣传和研究阐释。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校院两级中心组建设,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做好二级中心组示范点创建。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多途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常态化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贯通推动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持续建设“星级服务型校园”,着力为基层减负,抓好精文减会,健全“一网通办”。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2.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深化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工作,构建党建特色品牌,筹备做好“七一”表彰。印发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和《指导意见》,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统筹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环节责任制”。推进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抓好党员日常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支部工作联系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探索实施党员“联学”、党课“联上”、组织生活“联过”和主题党日“联办”,开展支部“结对子”、“分享会”等活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3.高标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大力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健全干部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优化年轻干部的识别选拔办法,打造党性强、纪律严、作风正、业务精、工作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外出锻炼人才库,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有关部门锻炼,发挥外派干部对推动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干部出国境审批管理,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审。做好博士服务团、三秦英才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培育和申报。
(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
4.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追责机制。完善《舆情处置工作方案》,强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和应对处置。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双审制”,做好自媒体公众号等管理。加强信息员、网评员、宣传员三支队伍建设。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坚决阻断校园传教渗透。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各意识形态重点责任部门)
5.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一校一策”工作,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推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师生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综合效果。深化拓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走深走实。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提升纪检监察工作“三化”水平。推进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开展专项巡察工作。持续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扩大经济监督覆盖面,深化审计成果运用。
(责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审计处)
二、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6.聚力做好硕士点创建和专业评估认证。锚定审核评估和申硕目标,紧扣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和总体要求,扎实推进自评自建工作,加强对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联培合作,借势借力推动学位点建设水平提升。深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做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察各项工作,有组织开展其它专业认证筹备。深入实施校内专业评估,强化首轮评审专业评估结果的运用,构建闭环机制持续改进。
(责任单位: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项工作组、学科建设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专项工作组、各二级学院(部))
7.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申报1-2个新专业。启动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强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培育建设。开展校、院两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力争省级教学创新大赛奖项取得新突破。强化校企深度融合和产教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走深做实。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推动省级教育教学改革、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等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严格落实教材使用监测、问题监督和处置等机制,打造一批核心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不少于2部,出版教材5部以上。强化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不少于3项。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部))
8.切实提升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质量。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常态化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绩效考核。高质量完成公共教学实践平台建设项目,持续优化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平台。创新开展学生实训和实习教学,升级改造工程训练中心实习设备,全过程监控实践教学质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开好建好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统筹做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的组织保障和咨询指导,力争省级以上获奖数量超过500项。优化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确保省级以上大创计划立项数量不少于80项。
(责任单位:教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网络信息中心、校团委、校办工厂、各二级学院(部))
9.狠抓教学运行管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中心的管理导向,持续规范学籍和学位管理,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师生办事流程。全力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持续改进教风学风。立项标准化考场升级改造项目,组织好各级各类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做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等,强化数据结果应用。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二级学院教学(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夯实教学质量“四结合”检查,健全问题反馈与整改机制,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部))
10.稳步提升生源质量。持续优化生源结构,完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缩减就业率和报考热度低的专业招生计划。强化生源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合作模式,加强与生源中学合作。建立健全招生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依托教育博览会、高招会、中学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及网络新媒体评台,深化与考生及家长互动,提高招生咨询服务效率,创造吸引优质生源的有利条件。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部))
11.加强继续教育内涵建设。修订完善继续教育经费管理、继续教育表彰奖励等制度,调动校内各办学单位开展非学历教育的积极性。加强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研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继续教育办学形式,推动“数字化”建设。申报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西安航空学院学习中心,新增2个专科专业和2个专升本专业。推进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规模,继续教育收入500万以上。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校内服务。
(责任单位:继续教育学院、相关二级学院(部))
三、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培育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12.实施有组织科学研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学科优势,明确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创新有组织科研模式,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体系。争取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投入,实现科研经费到款6000万以上。探索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完善充分赋权、松绑减负、弹性容错的科研管理和服务支撑机制。建立健全军工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军工科研项目运行体系,提高军工科研项目组织能力。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激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鼓励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科研环境。
(责任单位:科技处、液压技术研究院、各二级学院(部))
13.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壮大学校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发挥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推进“特聘教授+团队+平台”模式与“总师+团队+平台”模式的双模式科研团队建设,打造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解决实际问题、打破学科专业领域或组织结构界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实现科研工作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交叉转变、由单兵作战向以团队合作为主转变。推进专项项目的多级培育,支持科研团队集结力量、重点突破,加大高水平项目的申报力度,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20项。
(责任单位:科技处、液压技术研究院、各二级学院(部))
14.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关键产业,持续推动军民融合示范校建设,依托秦创原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西安市先进技术联盟等平台,不断拓宽科技服务渠道。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训,积极推动博士后进站,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库,做好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加强学校科研成果在航空产业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少于15项。强化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和产出,拓宽申报各类奖项的渠道,鼓励二级学院联合申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不少于1项。
(责任单位:科技处、液压技术研究院、各二级学院(部))
15.探索搭建高端科创平台。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完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多层级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集聚力量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整合学校军工、大飞机、无人机等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深度对接重点院所,加大重点领域支持,组织重点学科、实验室申报相关领域科研平台。加大现有科研平台资源的优化整合,打破二级学院壁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需求,建设综合交叉平台,集中力量建设1-2个省部级的科研平台。依托学校航空行业背景及地缘优势,建设陕西通用航空领域的地方智库,强化在通用航空创新发展、航空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智力支撑。
(责任单位:科技处、液压技术研究院、各二级学院(部))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工程,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进《关于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落实,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十大育人体系”合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落实校领导听讲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加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活动,建好思政课资源平台和名师工作室,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推出“馆内的思政课”精品课程,推动“青马工程”提质增效。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建立“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育人共同体。推进“红蓝融合”改革创新,传承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航空报国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部))
1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抓好心理育人课程建设,选优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开展第二十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坚持“重预防、强干预”原则,深化医校协作、家校协同,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完善重点人群关心关爱机制,动态更新重点关注学生台账,抓好入学适应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避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校医院、各二级学院(部))
18.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力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推进“学在西航学习领航”优良学风引领品牌建设,完善学业帮扶机制,开展“两创一做”文明评比,开展“三季三典礼”活动,深入推进“两项计划”和“四路行动”,做好各级各类奖、助、勤、免、补等评审,提升“1234”资助育人品牌效应。大力开展征兵宣传动员,做好年度征兵工作。筹备召开共青团西安航空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和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深化学生会改革,优化社团管理体系,发挥“第二课堂”育人效能。落实体育固本美育浸润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及艺术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体育部、各二级学院(部))
19.持续做好就业服务保障。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访企拓岗,巩固和拓展与航空工业、民航通航及各地市人社部门等校企校政合作。开展第七届就业育人季系列活动,举办职业规划大赛,举办航空工业集团专场招聘和区域、行业组团招聘,统筹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推进就业服务驿站建设与一站式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强化重点群体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全部就业。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部))
20.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清单式管理,开展“航空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书香航苑”等文化品牌活动,打造全员参与、多元共建、共同发力的文化育人格局。征集创作学校校歌,发挥校风、校训、学校精神的教育作用,深化航空文化育人特色,建好航空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启动航空文化博物馆新馆建设。深化“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培育一批有内涵、有影响的航空特色优秀文化成果。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持续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传播积极健康网络文化。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图书馆、各二级学院(部))
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1.落实教育家精神引领行动。建立教育家精神融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将教育家精神及其深刻内涵、实践要义作为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必修课,融入教师职业发展、培养培训各环节全过程。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抓好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系统做好师德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监督审查等,开展我讲我的“立德树人”故事主题宣讲活动,选树一批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楷模、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等先进典型。
(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二级学院(部))
22.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聚焦硕士点建设需要,以高水平博士和高级职称人员为重点,持续加强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的引进聘任,实现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突破。建立健全岗位聘任制度和专业技术岗位动态调整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实施第二轮教师岗位聘期考核,开展第三轮教师岗位聘任和非教师岗位聘任。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申报推荐和服务保障。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部))
六、落实促改革强动力增活力行动,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23.提高依法治校工作水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优化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加强法治实践的针对性研究,提升依法治校、依法决策能力水平。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筹备召开学校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强化学生法治教育。加强信息公开工作。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工会、各二级学院(部))
24.持续优化体制机制。精准二级单位考核、优化绩效分配和奖惩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考核导向更明确、考核过程更规范、考核方式更科学、考核结果更客观,营造“多劳多得”的干事氛围。持续精简合并冗余机构,推动管理运行高效化、便捷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重心下移、权责下放,理顺内部治理体系,优化校院两级责权配置,向基层简政放权、赋权增能。
(责任单位:人事处、党委组织部、各二级学院(部))
25.增强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深化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校企全方位合作,推进省部共建,推动已达成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良好局面。落实“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专项行动,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空间。加大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力度,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和讲学,提升学术科研国际化水平。推进中德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责任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各二级学院(部))
26.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对接了解中省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新动向和新规划,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专项资金。主动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争取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和成果收益。构建全校性的校友工作网络,加强地方校友分会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捐赠资金和社会资源。推进校办工厂改革,争取全年经营收入达到2500万元。盘活校内资产,推进成立资产运营公司,确保各类收入应收尽收。加强各类非学历培训的招生力度,多形式开展办学活动,增加收入来源。
(责任单位:财务处、党政办公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处、校办工厂、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技处、继续教育学院、各二级学院(部))
27.建设节约型校园。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组建节约型校园建设专项工作组,坚持“保工资、保运行、保安全稳定”的原则,以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集中财力办大事。规范采购项目储备库管理,持续营造“先谋事,后花钱”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鲜明导向。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大力提高预算执行率,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用设备、公房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做好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统计,避免冗余采购。全面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倡导低碳办公室,绿色公务出行,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各项规定,实施水、电、暖等费用精细化管理。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财务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科技处,各教学科研单位)
七、以迎接建校7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校园环境和基础条件
28.加快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健全制度体系,科学组织调度、全力服务保障,严格督导考核,坚决落实学校基本建设各项工作。持续优化阎良校区整体布局,推进阎良校区基本建设,抓紧完成图文信息中心及室外配套工程,全力推进民航实验实训基地项目,确保年内交付使用。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红利,切实推进7号学生公寓、教职工保障住房立项报建及老旧楼宇改造,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责任单位:基建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学生工作(部)处、后勤保障处、财务处、审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纪检监察机构)
29.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动校园环境提升系列工程、学生公寓环境提升系列工程、莲湖校区消防设施维修工程,切实改善校园基础条件。完善物业管理办法,推动实现物业管理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高质量做好师生餐饮服务保障,加强校地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联动,营造齐抓共管食品安全格局。组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智慧校园”建设,高质量完成公共教学实验平台和“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暖心做好幼儿园工作,稳步提高幼儿园服务水平和办学质量。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做好图书推广和服务。精细化组织干部职工体检,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师生医疗保障。开展干部职工精神文化活动,做好职工福利和困难职工慰问。发挥“五老”育人作用,开展“金婚、钻石婚”庆典和医养融合推介等活动,关爱离退休老同志身心健康。
(责任单位:后勤保障处、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校医院、校工会、离退休工作处)
30.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健全大安全工作格局,夯实各领域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稳定重要事件和紧急敏感信息报告机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持续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完善校园安全稳定防控与责任体系,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预警和联动机制,以安全教育、事故预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推动人防、物防、技防标准化建设。强化“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理念,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分析研判,深入推进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警校合作,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保卫处、各安全稳定领域责任单位)